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6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是怎样从劳苦大众一步步“沦”为音响发烧友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0:22: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vc8698 于 2016-9-9 10:24 编辑

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长久的陪伴终究会被时间所稀释。唯有音乐,才能不离不弃,更能叩开人的心扉。音响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它不生产声音,它只是声音的搬运工。



音响自上世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100多年。这一百年来,音响的发展有着一个漫长的历程;同时,也造就了多位巨匠。总的来说,音响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人们的生活。

早在1877年爱迪生就发明了留声机

国内的音响发展相对国外来说,历史没有那么悠久,我们将国内音响的发展史看下来,就知道真正的崛起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其地位的稳固和高速发展都是在近30年左右的时间内发生的。

群众踊跃收听广播时的场景

上世纪的农村广播

上世纪70年代,人们第一次在家中收听到了广播发出的声音,即使这样收听是被动的,无法选择的,但它确是那个年代人们音乐生活的唯一伴侣,给普通民众的艰难生活带来不少的乐趣。

上海产春雷牌两波段收音机,当时售价30多元,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生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不少人现在还能回忆起,等待“小喇叭”、等待“故事爷爷”孙敬修讲故事的情景。

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人们开始探索休闲娱乐的新途径。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以录像带的方式传入内地。一时之间,录像厅在各地城市遍地开花,港产武打片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经常光顾。

对于70后/80后来说,遍布大街小巷的录像厅,租录像带成为了一种潮流。

《英雄本色》、《警察故事》等是80年代最火热的港产片之一


虽然当时港产片的火爆带动了录像带租借业务,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一盘VHS录像带的价格就要100多元,相当于月工资的1/3。后来,随着VHS录像带的国产化价格降低到30元一盘, VHS录像机才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家庭。

录像厅对于8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只是最初的悸动,那时的大学生人人都是“歌迷”,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点燃了无数学生的热情,校园里随处可见音乐之下载歌载舞的男男女女。可以说是磁带如日中天的时代,深深影响了这一代年轻人。

罗大佑的《童年》成为了大学生文艺汇演时期的必唱单曲,同时也带动了磁带的销售。


张蔷是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流行乐坛最早的歌星,上世纪80年代的“迪斯科女皇”。当时大街小巷几乎都是她的歌,创造了两千余万张销售记录。


那时的录音机成为必备的娱乐之一,记得那时候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录音机。它内置两个扬声器,能产生相当大的音量,一度成为了大学生娱乐文化的代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扛着它出街,还记得电影《老男孩》里王小帅拿个录音机,在校园里给校花跳舞的画面吗?这就是那个年代年轻人娱乐生活的真实写照。就在那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流行音乐,什么叫校园歌曲,什么是美国乡村音乐,什么是摇滚乐、爵士乐…..

晚上,总是有大把学生拥在一个宿舍听录音带,无论是张学友还是邓丽君,都给那年的大学生以无限遐想。

《在我心深处》是张学友发行的第二张国语专辑


录音机作为曾经被称为三大件的听音设备整整的影响了我们父母一代人,它跟收音机相比,听音乐的时候需要磁带作为载体,虽然后续的很多加入了FM功能,但是那种浓浓的磁带味已经成为了我们记忆当中不可抹去的经典回忆。

1990年代初,随着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高速增长,LD碟机开始在少数发烧友中流行。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和笨重携带不方便,被后来的VCD、DVD所取代。


当时国内人均工资水平300-500元,一张LD光盘的价格就抵一个月的工资,而LD机至少要花上一年的收入,普及程度可想而知。

《义海雄风》、《壮志凌云》等一系列好莱坞经典大片是当时LD碟片的主流。

录像厅、广播、磁带……这些名词,在有过一段光辉岁月后,都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沉寂。然而,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热情却从未消止。


90年至95年,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人们开始要求丰富的高质量的精神文明活动,尤其是95、96年,短短两年间, KTV、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遍地开花。

90年代时髦的关键词:卡拉OK、歌舞厅

早期的KTV设备较为落后,工作人员需要把全部歌曲都抄写下来装订成点歌本,客人通过点歌本寻找自己喜欢的歌曲。

直到90年代后期,局域网电脑开始普及,电脑代替了点歌本,在当时能用上电脑点歌的KTV绝对上档次。

点歌本

娱乐业的快速上升,刺激音响的需求急剧上升,从而直接带动了这个行业的第一次飞速发展。

市场经济的出现,使产品逐渐多样化,普通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开始向往拥有更专业的音质效果,已经不在满足于可以听的水平,还要听出音质效果,听出感觉。

那时候,家庭影院跟电视机冰箱一样,几乎是家家必备的标配电器,每个客厅里都会配备一台碟机和一套家庭影院。人们坐在家中也能感受到如同影院所带来的视听震撼。家庭影院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娱乐的需求,节省了在电影院和KTV的金钱花费。这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般来说,一套完整的家庭影院设备包含:一台碟机,前后环绕音箱,一台功放,一套话筒。在工业设计不发达的90年代,以上所有玩意基本都是黑色,冷漠,线条硬朗的大盒子。


记得那时候每到周末,总是会邀请亲戚好友同事聚在家里一起唱卡拉OK,整个小区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如此。

1997年,DVD影碟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一阶段,VCD仍然是影碟机市场的主力,而DVD才开始被消费者了解、认知。到1999年时国内DVD影碟机产量已经达到200万台。DVD将家庭影院推向了一个顶峰,当时全世界的音响产业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潮期。


90年代后期,音响行业的新生力量诞生。从1999年“爱浪”商标在《影音极品》中第一次小荷初露开始,“爱浪”系列产品便以其领先同行业的质量和技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爱浪的出现,使家用音响的质量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让人们体验到了真正影院般的视听震撼效果。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音响行业进入专业化的的时代。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音响,而是一个概念,一种生活方式。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愈发多样化。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家庭影院的不断发展也是为了让人们获得更好的观赏效果。从开始人们昂贵单一的选择到现在众多的选择,以及以后无限的选择,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9-9 15:29:57 | 只看该作者
有这些东西都是很牛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9-9 23:54: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有点儿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9-10 10:35:14 | 只看该作者
我就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