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无线凭借品类年销量过亿的成绩,登顶为最热门穿戴设备,而主动降噪则是随着真无线更新迭代而标配的一项功能,前两年主动降噪的真无线价格还高高在上,而今年随着各路厂商的加入,价格逐渐下沉至百元价位,作为手机使用频次最高的外设之一,手机厂商自己着手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可以发现国产四大厂目前都在力推主动降噪真无线,比如OPPO的新款Enco W51,它的体验如何呢。
纯白色外观,方中带圆,手感光滑,翻盖造型类似一枚粉饼盒,磁吸开盖设计,整体观感简约、干练、无瑕。
Type-C接口,充电与安卓机无缝衔接,旁边的小孔为LED指示灯。
耳塞部分采用柄柱状设计,相对于豆状产品而言,手指拾起和调整方位更加方便,表面没有物理按键,各项操作都通过轻触来实现。而在音质方面,这款耳机第一耳是偏冷的,比较注重于高频的刻画,高频的细节丰富,延伸比较高,而中低频则是一个比较适中的状态,低频部分响应速度偏快,声场也是中规中矩,不过分追求华丽,总体呈现的是杂食的口味。
两枚耳塞的腔体部分都搭载了红外传感器,今年越来越多的国产耳机都开始支持这项功能了,后续一定会是行业的标配,但搭载传感器的不同产品,体验也是有差距的,之前用过很多款,有一部分是摘下耳机后会自动暂停音乐,但戴回后不会自动继续,需要轻触耳机或者在手机端点击继续,OPPO这款取下后,音乐会立即暂停,然后听见降噪关闭的提示音,戴回后会自动继续音乐并开启降噪。
这款耳机的卖点就是主动降噪,现代城市生活也非常需要这一项功能,常见的使用场景就是出门乘坐公交、逛街之类的了,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音量的感知其实是比较迷的,以前在使用传统耳机的时候,都是会不自觉的将音量调大,潜意识里就盖过了环境音,在后面摘下耳机的时候,听力其实是一下子没法反应过来的,其实在相同的音量下,放到安静的家里听,就会觉得音量比较吵了,那么在使用主动降噪功能后,就可以过滤掉一大部分传入耳朵的环境噪音,此时即便音量一般,听起来也是足够的,可以保护听力。
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OPPO Enco W51的单枚耳塞上是有3个麦克风孔位的,其中两个是降噪麦,一处位于面板,一处位于腔体下方,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双馈式混合方案,另外一个是通话麦。
降噪深度方面,官网注明的是35dB,这和市面上常见的旗舰产品是差不多的,包括AirPods Pro也是这个水平,再加上入耳式耳机本身就有一点被动隔音效果,在开启了OPPO W51的主动降噪之后,整体的可用性是不错的。比如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所处的环境噪音是相对比较大的,个人感觉甚至要比地铁大很多,各种不同路况产生的颠簸、发动机和周围其他机动车的噪音混合,都会让人非常难受,其中还包括一些喜欢大声讲话的老年人等等,而在开启主动降噪的模式下,这些噪声都可以极大程度被过滤掉,除了极个别鸣笛之外,周围可以说是和你没有什么关系了,可以专注于自己手机上的内容了,同样当你摘下耳机的那一刻,也能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差距。除了听音降噪之外,OPPO这款耳机还针对通话做了相关降噪优化,它的柄柱尾部就是收音的麦克风,方向差不多也是对着嘴部方向的,个人感觉指向性要比豆状耳机要好,官方宣传时也提到了它的通话降噪能力,那么为了搞清楚效果,特意在公交车上打了几个电话,询问对方听我的声音是什么感觉,总结的反馈是都表示和平时直接用手机没什么区别,可以听到周围的环境小噪音,但不影响我这边说话的收录。
重量方面,整机实测为55克,单枚耳塞的重量实测为4克,耳塞的重量在同类产品(包括不带主动降噪的真无线)中,属于偏轻的类型,之前玩过的几十款真无线,重量都在4克到7克之间,所以OPPO这款属于是最轻的那个梯队,佩戴起来当然也是无压力了。
这款耳机支持Qi协议无线充电,市面上大多数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都是这个协议,这种充电板很常见了,包括有些手机还支持反向充,把电池仓往上一放就行。而续航方面,我并没有刻意去计算,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开降噪单次3.5小时,总20小时,关降噪单次4小时,总24小时,实际使用下来也差不多是这样,耳塞满电的时候开始听,开的降噪,在大概1个小时的时候,电量掉到了68%,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总体来说,主动降噪并其实没有什么可以吹的,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罢了,现代城市生活拥挤且嘈杂,人们却又时刻离不开手机,在上下班、出差途中的唯一消遣方式,就是用手机进行各种游戏、刷抖音、听音乐看直播了,而周围也常伴随着各种随机的噪音,打扰你的专注或者中途小憩,手机年年都在进步,其实耳机也一样,所以拥有一款主动降噪的耳机我觉的还是很有必要的,OPPO Enco W51这款耳机相对来说走的是均衡的路线,主打的双馈主动降噪,再配合红外感应、无线充电这些,最后结合价格,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