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硬件是一门学问 于 2019-7-8 16:51 编辑
一、写在前面 十年前结婚那会儿,黄金只有200元/克,穷啊,没钱给媳妇儿买太多首饰。几年后涨到400元/克的时候,天天被媳妇儿吐槽。这不,去年春节期间的时候再去逛逛,发现价格又回落到230元/克左右了,赶紧买了副大金镯子。这不,我还是明智的,堵对了,昨天再去金店看看,价格已经涨到310元/克了。其实电脑里有一种硬件也很像黄金,没错,就是闪存(内存、固态),价格那也叫一个跌宕起伏,那些想着靠炒闪存发家致富的“赌神”们心也是够大的,一般人还不早得急出个心脏病了。2012年谷底,8G价不足200元,2013年大涨,2014年、2015年回落到谷底,2016年又开始上涨,2017年曾经出现过千元8G条,2018年价格基本上稳定在700-800元左右。闪存的价格上涨,导致固态硬盘的更新换代也非常快,没几年就从MLC到TLC、QLC时代了。加上CPU也跟着乱涨,本想更新换代的我,活生生的被拖了两年。今年618期间之所以选择攒机,主要还是价格。锐龙三代马上就要上市,二代进入清仓大甩卖阶段,锐龙7 2700套装只花了1689元就拿下了。DDR4 8G内存条只有219元一条,这在去年想都不敢想的价格。固态自从进入TLC时代后,价格也逐渐降了下来,1元1G的固态一大堆,甚至出现过一些7毛1G的固态。今年的降价力度也非常大,M.2固态硬盘也加入到1元1G的大军里了,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三款M.2接口固态硬盘,看看哪一款最值得购买。 二、测试平台 ▲这就是我此次M.2固态硬盘测试的主机,618期间刚配好,很多网友留言说机箱很漂亮。酷冷至尊Master Case 5T,很可惜,这款机箱目前已经停售了,大概价格(1699元)的因素吧,不过做工是真没得说。 ▲简单介绍一下主机配置,锐龙R7 2700+微星B450迫击炮组合,内存是十铨火神DDR2400 8GX2套装,显卡是HIS R9 270X,电源是Tt TPG RGB 650W,系统为Windows10专业版1093(X64)。 ▲锐龙R7 2700+微星B450迫击炮组合,618期间套装销售前三名的套装,价格不错,满减后1689元拿下的。 ▲有人问这么大机箱,为啥买个MATX主板,B450 TOMAHAWK战斧导弹只贵了100元左右呀。其实,我看中的是迫击炮的两条M.2插槽,使用M2_2时,PCIE_4将不能使用,不过我也不会去弄双显卡交火,不影响。这次测试的固态硬盘都安装在M2_1插槽,此插槽支持PCIe Gen3 X4。 三、测试主角 ▲先晒晒今天要测试的三款固态硬盘:英特尔660P 512GB、WD Blue SN500 NVMe SSD 500GB、金士顿A1000 480GB。三款都是2280的M.2固态,结果包装盒完全不同的风格,英特尔660P尺寸最大,外观看着跟SATA固态一样,WD Blue SN500 NVMe SSD尺寸中等,金士顿A1000尺寸最小。个人也觉得M.2固态就应该做成金士顿这样的,紧凑一点,不占地方。 ▲再看看内部包装情况,英特尔660P是透明塑料盒加原色纸浆盒,我觉得这纸浆盒就是为了防止固态硬盘在大盒子里乱跑。WD Blue SN500 NVMe SSD则采用天地盖设计,固态完全固定在中间。金士顿A1000固定的要是挺紧,只是上面没有盖,防尘一般。 ▲三根条子都是裸条,单面PCB,没有配备散热马甲,也都是2280的尺寸规格,英特尔660P是PCIe Gen3 x4接口,WD Blue SN500 NVMe SSD和金士顿A1000是PCIe Gen3 x2接口。 ▲英特尔660P SSD,容量有512 GB、1TB、2TB三个型号,我这款为512GB的,QLC颗粒,顺序读取:最高1500MB/s,顺序写入:最高1000MB/s,质保5年,写入寿命是100TBW。主控是慧荣SM2263EN,与760P的SM2262相比,少了一半的闪存通道支持。硬盘此案有2Die封装颗粒,两颗一共512GB,动态Cache技术,Cache容量与硬盘的可用空间有关,后面测试部门会给大家展示。 ▲WD Blue SN500 NVMe SSD,容量有250GB和500GB两种型号,我这款为500GB,TLC颗粒,读取速度最高可达1700 MB/s,写入速度最高可达1450MB/s,质保5年,写入寿命300TBW。WD Blue SN500 NVMe SSD基于WD Black SN750 NVMe SSD的技术,平均有功功率75mW,依托WD自有的内部控制器和3D NAND,支持PCIe NVMe接口。硬盘采用单颗512GB的闪存颗粒,是自家的,马来西亚制造,主控同样采用自家产品。硬盘采用无板载缓存。 ▲金士顿A1000 SSD,容量有240GB、480GB、960GB三种型号,我这款为480GB的,TLC颗粒,连续读取、写入速度为1500MB/s、900MB/s,质保5年,写入寿命300TBW。硬盘采用4颗NAND闪存,群联Phison E8主控,金士顿自家缓存。 ▲测了一下三款固态的重量,英特尔660P 512GB、WD Blue SN500 NVMe SSD都是6克,金士顿A1000 480GB为7克,稍重一点,大概是采用了4颗闪存的缘故吧。 ▲主板M2_1接口位置比较尴尬,处于两个小火炉中间,上面是CPU、下面是显卡,像笔者这种下压式CPU散热器,固态硬盘就被CPU散热器和显卡散热器对冲着吹了。温度自然比主板的M2_2接口要高一点,但人家M2_1支持PCIe Gen3 X4呀,性能更好啊,所以,机箱的风道设计很重要。个人觉得前进后出的水平风道不错,前部来2-3个风扇,尾部再来1个风扇,前部带进气滤网的那种,那种所谓的静音闷葫芦机箱就算了吧。 四、测试项目 1、CrystalDiskInfo测试 ▲英特尔660P待机38℃,传输模式PCIe 3.0 X4,标准为NVM Express 1.3;WD Blue SN500 NVMe SSD待机40℃,传输模式PCIe 3.0 X2,标准为NVM Express 1.3;金士顿A1000待机35℃,传输模式PCIe 3.0 X2,标准为NVM Express 1.2。 2、AS SSD Benchmark测试 ▲三款固态硬盘都是在空盘状态下选择1GB测得的数据,总分方面,WD Blue SN500 NVMe SSD最高,3458分,其次是金士顿A1000,2398分,最低是英特尔660P,只有1797分。当然,这个分数比一般的SATA固态硬盘要高一点。 ▲连续读取,英特尔660P最高,1661.46MB/s;连续写入,WD Blue SN500 NVMe SSD最高,1214.48MB/s;4K-64Therd读写,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领先优势比较大,读取是英特尔660P近3倍,写入时金士顿A1000的近2倍,这也是导致WD Blue SN500 NVMe SSD得分达到3458的缘故。综合性能,WD Blue SN500 NVMe SSD更强一些,连续读写英特尔660P比金士顿A1000数据好一点,但4K-Thrd金士顿则反超了。 3、CrystalDiskMark测试 ▲同样,三款固态都为空盘状态,选择1GB进行测试。另外,科普一下Q、T的含义,代表多队列、多线程的意思,例如Q32T1=32个队列、1个线程,Q8T8=8个队列、8个线程。 ▲SeqQ32T1、4KiBQ8T8,读写最高的都是WD Blue SN500 NVMe SSD。4KiBQ32T1,读取三者差距不大,写入金士顿A1000稍高。4KiBQ1T1,读取英特尔660P最高,写入WD Blue SN500 NVMe SSD最高。综合性能,WD Blue SN500 NVMe SSD更强一些,英特尔660P和金士顿A1000互有输赢。 4、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 ▲三款固态同样空盘测试,传输文件大小都选择512B-64MB,但从线条的长短就可以看出,英特尔660P和金士顿A1000的写入和读取差距比较大,而WD Blue SN500 NVMe SSD则均衡一些。 ▲笔者分别选取了512B、4KB、64KB、512KB四组数据,三款固态起始数据比较波动,直到512KB后速度比较稳定了。512B英特尔660P领先的比较多,4KB是差距有所减少,64KB是WD Blue SN500 NVMe SSD写入部分开始反超。最终速度稳定后,英特尔660P读写控制在1761.28MB/s、932.04MB/s,WD Blue SN500 NVMe SSD读写控制在1669.12MB/s、1282.4MB/s,金士顿A1000读写控制在1566.72MB/s、994.17MB/s。综合性能,WD Blue SN500 NVMe SSD更强一些,英特尔660P稍稍领先金士顿A1000。 5、PCMark8测试 ▲英特尔660P,PCMark8 Storage总分4922,带宽364.44MB/s,总用时1小时16分50秒。 ▲WD Blue SN500 NVMe SSD,PCMark8 Storage总分4895,带宽307.81MB/s,总用时1小时18分41秒。 ▲金士顿A1000,PCMark8 Storage总分4835,带宽227.23MB/s,总用时1小时16分26秒。 ▲总分和带宽,英特尔660P最高;《魔兽世界》,WD Blue SN500 NVMe SSD用时最少,58.3s;《战地V》,英特尔660P用时最少,133.2s;Photoshop light,WD Blue SN500 NVMe SSD用时最少,111.4s;Photoshop heavy,英特尔660P用时最少,354.7s;Adobe InDesign、After Effects、lllustrator,英特尔660P用时最少,58.1s、71.4s、72.7s;Office Word,金士顿A1000用时最少,28.9s;Office Excel,WD Blue SN500 NVMe SSD用时最少,9.4s;Office PowerPoint,英特尔660P用时最少,9.3s。由于,本次测试的都是空盘,所以英特尔660P的测试成绩更好一些,如果采用负载50%及以上来进行测试,采用动态Cache技术的英特尔660P成绩到底多少就不好说了。这个实验也是很考验人耐心的,我把英特尔660P填到43%就花了N多时间了,写入速度太慢了,负载测试部分再跟大家详解。 6、文件COPY速度测试 ▲三个固态空盘状态下的测试速度,从PCIe Gen3 X2接口的威刚固态往这三个固态里COPY。单个大文件为两部高清电影,多个大文件为《战地V》的50GB安装文件包。 ▲经过测试,单个大文件速度,WD Blue SN500 NVMe SSD速度最快,1045MB/s,多个大文件速度,同样也是WD Blue SN500 NVMe SSD速度最快,687MB/s。单个单文件COPY,英特尔660P掉队了,多个大文件COPY,金士顿A1000掉队了,差值都100MB/s以上了。 7、游戏载入速度测试 ▲《战地V》,《战地》系列续作,FPS射击游戏,有单人剧情和多人作战模式,画质震撼,有种大片的感觉。游戏容量比较大,足足有50GB,好在现在都是100M宽带了,没多久就下好了。 ▲笔者曾经测试过,游戏从点击图片到游戏菜单,大约需要24s,再进入到游戏中,总共大约需要1分钟左右。 ▲通过实际测试,总时间,WD Blue SN500 NVMe SSD用时最少,花了57.40s,英特尔660P用时最长,花了67.23s,比前者多花了近10s。 五、温度测试 1、《战地V》硬盘表面温度测试 ▲南京这几天温度比较高,室外36℃以上了,待机时,机箱内部也有31℃了。笔者通过红外测温枪对硬盘的每个位置进行采温,找到最高的温度处进行拍摄。 ▲这温度是电脑运行《战地V》时,三个固态硬盘的最高温度表现。英特尔660P最高,达到了53.9℃,最低为WD Blue SN500 NVMe SSD,为48℃,比前者低了近6℃。 2、AS SSD Benchmark跑分温度测试 ▲AS SSD Benchmark选择10G跑分测试,通过CrystalDiskInfo软件监测到的温度。英特尔660P最高,达到了62℃,最低为金士顿A1000,为53℃。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温度控制在60℃以内了,为57℃。 六、负载测试 负载测试是一个很折磨人的过程,特别是英特尔660的拷贝过程,真心太漫长了。拷贝了半天才达到了52%,离我预设的66%还有不少的距离,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准备拷贝到这个容量了。暂且让英特尔660P上次算,低14%容量的优势来和其他两款进行PK。 1、负载状态HD Tune Pro测试 ▲英特尔660P,空间占到52%后,本想选择文件长度为100000MB(10GB)的,结果少输入了一个0,也好,这么慢的写入速度,100GB文件长度得花多长时间啊。 ▲WD Blue SN500 NVMe SSD,负载66%空间后,选择文件长度100GB进行文件基准测试。 ▲金士顿A1000,同样把空间占用66%后,文件长度选择100GB进行文件基准测试。 ▲三款固态在负载情况下进行HD Tune Pro文件基准测试,顺序读取速度三款差距不大,WD Blue SN500 NVMe SSD高于其他两款100MB/s左右。而顺序写入速度,英特尔660P则低的有点可怜啊,只有46MB/s,这样的写入速度跟机械硬盘有什么区别,金士顿A1000的写入速度虽然是英特尔660P的10倍,但比起WD Blue SN500 NVMe SSD,低了34%左右。 2、负载状态文件拷贝测试 ▲这是笔者给固态硬盘增加负载时的文件复制速度,英特尔660P只有19.7MB/s;金士顿A1000稍好一点,从开始的300MB/s降到151MB/s;WD Blue SN500 NVMe SSD则从一开始的1000MB/s慢慢降到577MB/s左右,趋于稳定。 ▲可以看出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高负载情况下,文件复制速度还是挺可观的,达到了577MB/s,相比空盘状态下多个大文件速度的687MB/s,只下降了16%左右;而英特尔660P则悲剧了,从667MB/s直接降到了19MB/s,速度下降了97%;金士顿A1000则从527MB/s降到了151MB/s,速度也下降了71%左右,降幅还是挺大的。这样一比较,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高负载情况下,优势还是挺大的。 七、写在最后 ▲英特尔、西部数据、金士顿三个老牌存储厂商,660P 512GB、SN500 500GB、A1000 480GB三款容量、售价相当的产品,当前各大平台售价分别为485元、499元、459元,基本上在1G1元的范畴内。618期间几款都降到400元以内,算下来大约只有7毛多1G。英特尔660P,采用慧荣SM2263EN主控,QLC颗粒,动态Cache缓存;WD Blue SN500 NVMe SSD,采用WD自家主控,TLC颗粒,无板载缓存;金士顿A1000,采用群联Phison E8主控,TLC颗粒,金士顿自家缓存。 经过软件跑分、实际应用、温度测试、负载性能测试等操作,笔者发现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综合性能在其他两款之上,空盘状态下,跑分和实际应用性能表现都不差,温度控制的也还算可以。而在高负载情况下,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优势更明显,速度损失很小。英特尔660P在空盘状态下,某些跑分比较高,但在高负载时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速度已经跟机械硬盘没区别了。有人说,英特尔660P的优势就是容量大,最大有2T版可选,的确,容量大了可以按照更多的软件和游戏,可以装更多的资料,但是达到一定容量后,速度就剧降谁受得了,容量再大但是拷贝速度太慢,这不急死个人嘛。另外,QLC颗粒的使用寿命,理论上只有TLC颗粒的三分之一,这点从产品的TBW上可以看出来,Intel 660P只有100WTB,其他2个都是300TBW,在都是质保5年的情况下,我个人更倾向于TLC颗粒产品。我个人也不推荐使用固态硬盘来存储资料,更推荐大家使用大容量机械硬盘来存储,特别珍贵的资料也可以存到网盘里备份一下。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三款固态硬盘的特点和不足,给大家一个参考。 【英特尔660P】 特点:1TB、2TB大容量可选 不足:高负载时性能断崖式衰减,采用QLC颗粒,写入寿命低 【WD Blue SN500】 特点:综合性能好,高负载时性能稳定 不足:只有250、500GB容量可选 【金士顿A1000】 特点:综合性能中等,有960GB可选 不足:高负载性能损失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