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obi541 于 2017-12-1 15:26 编辑
本人不是码农,也非程序猿,过去久仰HHKB大名但一直没太敢碰触,说实话价格是一方面,体验门槛高了点(我还想省着钱多玩玩游戏产品),另一方面它特殊的码农布局(UNIX)让我敬而远之。现在有条件满足下好奇+玩心重的毛病,偶尔不间断的会萌生了收藏一把的想法,毕竟日系静电容三剑客只差它了,当然我也是希望仅止步于此,别再多感染一种毒。
虽然不是程序猿(理论上HHKB对我不是刚需),但是设计者和田英一的这句话打动了我,他敢于把键盘看的比电脑更重要这需要多大的魄力,要知道键鼠过去一直被看成是电脑的耗材,他能把电脑看成键盘的耗材,这种逆天的想法在20年前就有,这让我们玩外设的瞬间自信起来了,再次证明了能提供人机互动的价值。当然,也让我们明白,键盘的价值创造始于程序猿,而非游戏。
如果说静电容键盘是小众,那HHKB就是小众中的小众。小众产品比大众更讲究需求和功能对口,HHKB(全称Happy Hacking Keyboard )一直被誉为是程序猿、码农一族的神器,因为它的主要设计者和开发对象就是程序猿,由PFU(富士通旗下公司)和日本和田英一。
和田英一是日本计算机先驱,东京大学名誉教授,IIJ 技术研究所研究顾问。他参与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巨著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等的翻译。和田英一也被称为日本第一位黑客。他最为人知的贡献就是发明了 HHKB 。作为一名计算机黑客,和田英一深感当时的键盘为普通用户而非为极客服务,于是立志开发一款对开发者友好的键盘。——引自网络资料。
GNU 之父 Richard Stallman
C++ 之父 Bjarne Stroustrup
以上信息引用自HHKB:神器那点事儿
静电容的第三元素:通过上述资料,可以理解程序猿为何对HHKB心怀敬仰,说是不离身的武器也不为过。其实。。。我不是码农,只是外设爱好者,HHKB对我来说只是我把玩+脑补的对象之一,我得好好了解这个神器,也算是对键盘的又一次逐本溯源。眼下,手上的日本静电容三剑客二缺一,这把HHKB Professional BT正好补位。
Leopold FC980C静电容键盘。
Realforce RGB静电容键盘。
HHKB Professional BT
产品&产地
除了Realforce、Leopold,HHKB同样是键皇Realforce母公司代工的静电容机械键盘,产地Made in Japan是很重要的身份和保证,当然进口产品的价格也很贵,“值”与不值会特别敏感。
HHKB的产品“看”起来并不多,但仔细搜罗会发现也有一度分为 HHKB 、 HHKB Lite 、HKKB Lite 2 、 HHKB Lite 2 for Mac 、 HHKB Pro 、 HHKB Pro 2 、 HHKB Pro JP 、 HHKB Pro 2 Type-s 八大系列(毕竟21年啊);不过每个系列差异可能就是配列、配色和字符工艺等,这次的体验的是professional BT蓝牙版。
开箱&外观开箱
黑色版Professional BT蓝牙版本正刻。
今年10月份的产品。
富士通的公司大,电池都内部采购就行,就品质而言,相信比那些杂牌的好不少吧。
配件包含:电池、说明书、安全事项、电池。蓝牙适配器、捆线带是商家提供。
多角度实拍:看这60%的布局,大家都在担心物理按键不够多,HHKB却在最下一排R1高度空出3~4颗键的位置,这种淡定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唯一的解释可能是程序猿的要求宜精不宜多。另外,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空位除了避免设计上的局促感,给人空间感,还可以为携带时留出提拉键盘放手的位置。
虽然是60%精简布局,但HHKB不会给你视觉拘束感。
这个部分的基本和常规键盘差不多。
因为是蓝牙版,键盘的上沿“凸起”外出的一个结构是电池仓,装两节5#电池。这个设计很像当年IBM的笔记本的外挂大容量电池。
60%的键盘布局,没有F区,但键帽是符合人体工学的阶梯高度,它比我们熟悉的OEM机械要矮一点,比CHERRY原厂高度又高一点。因为静电容和机械键盘的键帽是不通用的,玩个性键帽什么的在静电容上就比较奢侈和稀罕了,选择太少。
便携性:
装配好2节#5电池,重量是570g,也就是1斤多点。
据说是A4纸张的一半左右。
这样的尺寸、重量,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应该是so easy,具备了成为EDC或者随身办公设备的潜质。
做工细节:
确实HHKB键盘谈不上豪华和精致,也不时尚,而且用料远没有GH60这种60%的千元级客制化机械键盘来的奢华,但它有自己的气质。
静电容技术占据了键盘的主要成本,做工和细节对键盘的价值也很重要。一边是模具水平,一边是加工组装。HHKB的键盘外观谈不上复杂,但从一些在佳能、松下企业工作多年的朋友那得知,日系品牌的对模具的重视程度一直是挺高的。
我们知道,键盘的下盖往往比上盖复杂,从HHKB Professional BT这个造型来看,中规中矩的,不过它的外壳表面处理和质感都有很高的水准,瑕疵很少(那种塑料壳上的夹水纹,水口是很多模具和材质不到位的键盘上常见的)。每个需要咬合的部位(如DIP开关保护盖、电池仓、Micro USB防尘盖)都是有板有眼,虽然不那么简洁,但是它的严谨看起来并没什么违和感。
两段式撑脚,可额外提供两种倾斜度的哦用户体验。不足的地方是,撑脚上没有橡胶垫。键盘背面的纹理和线条感还是比较明晰,没什么刻意追求设计和炫酷的元素。
电池仓的开启方法。
日本键盘比较倾向的DIP开关,都是用来改变和完善键盘的功能,详见背面的功能说明↓↓↓
默认情况下,全部OFF,为HHK模式。
Micro USB接口,是替代电池(如无电池)给键盘供电,But,并不是说键盘是双模式的,蓝牙适配器在PC时必须链接上,不然无法使用。
电源开关,长按开机/关机,开机后常绿蓝灯(等待连接模式),在短按它,蓝灯闪烁(配对模式)。
BT版本增加的电池仓和外壳整个并不是HHBK键盘设计之初的东西,而是后期无线技术发展起来开发的BT版本,因此需要在原有模具上进行修改。从整个增加的结构、上下盖咬合和防尘盖,能看到HHKB的细心,这把键盘缺少背光和华丽的设计来掩饰和分散用户注意力,这样的素的产品的注意力都在做工和细节上。从目前市面上HHKB的口碑来看,应该是对得住了。
键帽&大键:
HHKB键帽采用的是PBT材质,字符为热升华工艺。不得不说,黑色字符在深灰色的键帽上显得不那么清晰,但是在光照足够的情况下是没什么问题的,另外,HHKB还有无刻版本,给盲打高手准备的。
相信大家都看到HHKB键帽的菊花是“()”型的(这是经典的静电容键盘规格),并不是机械键盘的十字,虽然现在Realforce也有将菊花改成和机械键盘通用的十字的型号(见下图↓↓↓),但HHKB显然不想那么随波逐流。
60%的布局要实现104键的功能,就必须借助Fn键,这些侧刻的字符(丝印)就是搭配Fn键实现常规104键的F1~F12、编辑按键区和少数多媒体功能。对于用惯了标准键盘的朋友,要使用好这些,只能熟能生巧。
黑色炮筒式轴体结构在键皇Realforce上验证过身价,即便是到HHKB注定要多花点米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控制“体重”,HHKB将固定轴的中板材质从金属改为塑胶(黑的发亮的那块板),这样可以,相比我手上的Realforce RGB、Leopold FC980C,HHKB Professional BT的手感要柔和那么一点点。
除了Space空格键,HHKB的其它大键都是没有卫星轴的,这个卫星轴也是不一样。
因为静电容本身的结构:内置锥形弹簧、外罩硅胶碗。我们知道,锥形弹簧的弹力其实是不够的,硅胶碗的用途在这里并不是薄膜键盘那种只管提供手感的,材质也不同,所以应付这么大的空格键,力道可能稍欠。所以空格键下增加一颗大口径、少圈的的弹簧来增加回弹力,我发现它的出现也让空格键手感线性了一些。旁边两个黑色圆形橡胶垫,是用于空格键降噪的。
使用场景:室内场景:VS台式机。
撤掉我的游戏外设,换上HHKB,反差最大的不单单是风格,而是桌面空间。很多发烧友喜欢60%的布局的有线键盘,不管玩客制化还是高端量产,我相信都是冲着它小而精致去的吧。
相比那些发烧的60%机械键盘,烧油们不计成本的提升它的外壳材质、轴体、手感和个性键帽。相比之下HHKB好像都没有哦,其实HHKB更多的是成熟的工具,顺手的武器,而不是彰显个性和财富的(尽管它更贵~~),但是也不矛盾,它能提升工作效率,变向给你赚钱,而不是满足YY。 PS:我不是强调喜欢个性化外设的玩家就俗气,我自己也喜欢超酷、So屌的装备,我这里想表达的是HHKB的精神不在于此,理解和认知对于玩物丧志是基本素养不是么,简言之不喜勿喷。
移动场景:VS笔记本。
这套ECD应该不出3kg,键盘0.57kg、笔记本1.8kg(含电池、适配器)其他估计0.5kg左右。而现在早不是20年前的装备,HHKB的BT版本可以搭配更轻薄的电脑设备方便程序猿工作。
要说HHKB这个尺寸和13寸笔记本是非常搭配的,如果作为外出的装备,它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你的使用习惯和按键手感,这些都是搞笑、愉快工作的前提吧,这个问题程序猿来回答会更有发言权。
使用感受
键位布局感受:
看下键位几个最大变化的地方:
- “~”从最左到了最右,我个人不太用,问题不大。
- “Backspace退格”变成了Delete,而且必须搭配Fn才能退格,这个一开始真的很难受、
- “Fn”出现在shift右侧,要实现windows下不少功能得用到它,需适应。
- “右Ctrl”取消了,问题不大,现在发QQ消息、评论不是直接Enter就是左Ctrl+Enter。
- “右AlT、Stop”基本不用,无所谓。
- “方向键”、“Page up/down、Home、End等”编辑键区,我平时用得比较多,比较难适应。
- “左边Ctrl”移到了原来Caps Lock的位置,这个很麻烦,习惯改动比较大,得强制适应。
- “Caps”搬到了Tab上,而且据说同时必须搭配FN或shift,在输入大写十分蛋疼。好在HHK模式下只用按Shift键就好了、再Enter键就行。目前也是基本适应了。
- “F1~F12”搭配Fn用,适应起来问题不大。
除了配对和电池不足,这个状态灯一般不亮。
连接过程中需要按提示输入按键数字。
字母区的自然没什么问题。
退格是我在文字工作下用的比较多的,我是拇指Fn、中指Delete来实现的。据说程序猿不是这么来操作的,用小指+无名指的都有吧?如果要实现↑↓←→和Home、End、Page Up/Down,我觉得我这手指得飞起来才能行,这个真心需要训练了。
这个指法对我这老习惯是巨大的挑战,如我前面所说的,到我这岁数来改变习惯确实有点难,但真不是没可能,所实话我现在用得比之前几天好多了。只是我担心我习惯它之后,我在用回其他键盘会如何?这才是我最纠结的地方。
手感体验
关于静电容手感的说法,比较易懂的就是它的手感像薄膜键盘,所以也为很多玩机械键盘的玩家所失望和不屑。其实还是有差别的:
像薄膜的部分是按键行程的前半部分,是因为那个硅胶碗下压形变时提供的刻度感(手感)。 最明显不同的是触底的时候,静电容和机械更像几乎没肉感,而薄膜键盘可以支持加力下压的时候感觉硅胶的感觉(被挤压、形变)是谓之肉感。所以,请童鞋们注意不要被轻易的洗脑。
另外,和薄膜还有个不同,薄膜必须触底让薄膜电路板的触点接触触发,而静电容则是无触点(注意硅胶碗内测,没有凸起的类似触点的结构),而是在行程的某个点根据电容值的变化设定为导通,判定触发。所以,老铁们形容静电容的触发可以蜻蜓点水,轻松、安静。
静电容键盘的压力曲线。
HHKB Professional BT的和FC980C按键克重同为45g,4mm全行程,标称寿命3000万次,手感风格相同,不同的是触底感觉HHKB更柔和点,前面说过塑胶中板和钢板的差异。
便携性感受:作为EDC其实已经有不错的便携性了,但是真正屌的是下面这个。
咦?什么都没。。
嘿~~看这里!
是这样的,我的衣服里面有个兜(只可惜没有缝死),我只能试着给大家玩下,这把键盘才1斤是真的可以“随身”哦。搞不好遇见意外都能(比如打劫什么的)真的能救你命哦,给你档一刀什么的,哈哈~~~
“喂,看帖不回的那个骚年,把手举起来!”(PS:做个GIF玩下)
总结
“欢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又到时候说拜拜” 对于HHKB我是新人,也不是他瞄准的对象(程序猿),我不确定我讲了多少精髓,不当之处请包涵。
没什么华丽的个性,也不是人人都能习惯,在机械键盘大行其道的今天,希望HHKB能不忘初衷,远离硝烟,坚持下去。
“砰~~~~” 希望这篇“枪”文能给有需要的人以坚信,给无爱者以痛快。
优点:特殊UNIX布局,为精准人群(码农)提供专业服务,虽然我还无法领悟精髓。 设计简约,轻巧便携,日本制造的做工和细节都有高水准。 PBT热升华的键帽不错,键盘敲击安静,疲劳度低。
缺点:布局局限它的受众面,普通windows用户习惯改变太大。 蓝牙在连接超过1个设备时,切换设备每次都需要重新连接,win7、win10和android下。 撑脚无橡胶垫,撑起来反而抓地不是很稳。
=OVER=
最后,没事玩玩双枪,happy hu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