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6548|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测] [小五原创] 握炭之图——Thronmax (酋图) Carbon X1游戏鼠标测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2:25: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io 于 2015-2-3 14:13 编辑

握炭之图——Thronmax (酋图)
Carbon X1游戏鼠标测评


小五原创(in外设ID:fio),转载请注明




写在前面的前面的话

      这个帖子不是新评测帖,是楼主在四月份发出的,当时还没到IN外设来。因为感觉这帖子自己花了不少力气,Thronmax X1也是目前自己最喜欢的新品鼠标之一,所以再做了一次发过来,满足一下自己的分(biao)享(xian)欲,希望各位轻喷。



写在前面的话

      之前看了一篇吐槽评测的帖子,心中也有点感慨:评测究其本质等于主观,所以看评测要学会筛选。不排除我们做评测的文字水平不够,导致有时候看的人容易错误理解,但是图是真实的,器材再好、调色再棒,也不可能让产品面目全非;性能、参数都是实打实的,即使评测员作假,也会有眼尖的人看出来;实际使用的手感、功能,则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也不是评测人说好就真好了的。退一万步讲,如果对鼠标手感及各方面适应能力较差的,楼主觉得这样的玩家其实就不适合看评测了,而是应该自己去实体店尝试后再作决定,也能彻底避免被软文坑害。

      说实话写篇自己满意,对大家又有所帮助的评测是个累活,而热爱喷人的大多又都不会花这种心思去写,所以喷起来完全不腰疼。楼主想说如果对评测和产品百般看不顺眼,那就说出它们的不合理之处,你若喷得有理有据,就是对那些写软文的人扇的最响的耳光。

      题外话就到这里,下面上正篇。这次楼主测评的是Thronmax Carbon游戏鼠标,产品代号X1。其工程品的测试与完善楼主作为一名普通玩家都有参与其中,可以说是看着X1一点一点地改进,因此文字里可能会有些许楼主的个人情感在里面,对此楼主并不避讳。而对于看评测的你们,楼主还是必须负起责任的,所以要事先声明:即便楼主已经竭力避免了,评测中还是可能会带有比以往评测更明显的主观因素,请只关注客观的部分,再选择性接受一些主观的内容。你们若是看了并能贡献回复,楼主默认你们了解这点。

      其实早在去年楼主就已写过Carbon工程品的拆解简评,这次测评会更具体一点,着重写写其他人不太会提到的细节,希望能带来一些参考价值,谢谢。

      官方参数:
      基本参数
      官方建议价(MSRP) 249
      工作方式 激光
      连接方式 有线USB
      人体工学 右手
      鼠标大小 小鼠(≤120mm)
      尺寸 120mm*85mm*42mm
      重量 空仓重量105G(附带三个4G的配重螺丝)
      按键数量 8个
      技术参数
      最高分辨率 8200DPI
      采样频率 12000fps
      最大加速度 30G
      USB报告速率 125hz/250hz/500hz/1000hz
      响应高度 1-5mm
      设置软件 有
      特色功能 任意DPI、炫彩尾灯
      质保年限 2年




外观篇

Carbon的外包装采用的是贴皮纸盒,这种包装在手机市场可以说是主流。相对于其它方式来说,盒子更结实,质感要强一些,贴皮装饰也更灵活。Carbon的外包装思路很明显,白色基调,突出产品本身并形成强烈对比,总体风格很简约。


引旁光一扫,发现包装盒正面底部还有一行信息,介绍了“欧姆龙D2F-F微动”、“最高8200DPI”、“全自定义灯效”、“可调配重”四个基本属性。


外包装背面是个亮点,有一幅Carbon的结构图,让人对其整体组成一目了然。


底部是产品信息、认证标识、条形码和防伪贴,另外还有一个Thronmax的品牌二维码。


打开上盖,里面覆着一张印有LOGO的硫酸纸。这LOGO也是几经磨难,最后成了这个样子。不过从新图案的样式来看,设计者显然是对这个倒三角的元素情有独钟,为了避免被喷尽量改变的同时,对这个形状赋予自身的意义依然非常执着。这层纸起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保护下面的鼠标不与包装盒磕碰摩擦,不过楼主个人感觉加一张纸与包装盒盖本身直接接触并无多大区别,要保护周全还是应该套上塑料袋之类,虽然影响美观,但只有塑料袋才几乎不与鼠标产生相对移动。


除去保护纸,可以看到内部使用了海绵作为固定措施,比传统的塑料材质有更好的保护性,不过这海绵偏软了些,不太耐艹,用手容易抓坏。鼠标旁嵌有三个配重螺丝和一个小工具,下文会细说。


内部附件一览。包括配重、小工具、网面鼠标袋、说明书、质保卡、驱动光盘和CEO告客户书。卡片上不知道是何种语言楼主没有去研究,但能感觉到品牌方的努力。本来配件里面还有六片备用脚贴,楼主在拆包之后给弄丢了,总之配件这块还是比较给力的,尤其喜欢那个网面的鼠标袋。


Carbon本尊。灰黑配色,涂层处理,确实有点碳元素的赶脚。分体式左键+一体式右键的设计似曾相识,这一点与G9x和TactX很像,下文会有对比测试,稍后细说。


国际惯例上水平四视图。左侧两侧键,上壳曲线圆滑,溜背造型,左键高度有些偏高,通过这几点我们可以想象到X1趴握会比较舒适。


右侧非常简洁,全涂层工艺,有搁放小指的凸起,底部印有Carbon品名。


前脸。可以明显看出是右手人体工程学的造型,相对于左键的高度,右键比较低,整个上壳也随之向右下沉,满足了人手自然形态下掌心内倾的特点;左右键均有内弧面设计,增加手指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侧裙外扩十分明显,并且只有左侧前端有略微内收,在肯定其趴握手感的同时,楼主对Carbon提拉能力不敢恭维。


鼠标尾部比较饱满,侧裙外扩幅度更大,对拇指、小指和掌心的承托显然很到位。背壳中间这道沟,纯粹是美学设计,正所谓“有沟必火”,但是放在鼠标上面用久了藏污纳垢是不可避免的,让人欣慰的是这种前后通透的直线凹槽,清理的难度并不大。


鸟瞰。上壳大致可分为三块,采用了拼接的风格。右键比左键更长,符合人手中指长于食指的特点。


底盘。有六片形状相同的矩形小脚贴。三个圆孔用于放置配重螺丝。滚轮部位上下通透,并且采用了封闭式的结构,将滚轮完全与鼠标内部隔离,避免了传统滚轮容易进灰的缺点,无需拆解清理汗泥脏污也更加方便。底盘信息均为丝印,光孔部位那个图案据天师说是写轮眼,请允许楼主卧槽一下。


鼠标线外包编织线材,镀金接口,带抗屏蔽环。线上还有个吊牌,一面是SN号,另一面是品牌二维码。


细节方面,按键、中壳两种颜色涂层都比较细腻;除了左键边缘有个小毛刺,其它部位很平整;按键、外壳缝隙也比较均匀,对于一款国产新品来说,总体做工已经是有板有眼了;DPI切换键样子比较特别,可惜字母+准心的图案不太给力,辨识度不高;右键DPI指示灯采用了镂空背光的方式,即按键本身使用半透明材质,然后在涂层上镂空来透光,这对涂层寿命是个考验,反过来说也是对涂层工艺充满自信的表现。


Carbon外壳元素多见这种曲线与折线的结合,配色很低调,整体外形有一定科技感,但线条处理比较复古,这也是设计美学和人体工学妥协的结果。


底盘细节。全新的鼠标脚贴上有塑料膜保护;尾部透光孔是一个带网眼的金属片,具体灯效下文详谈;配重方式很特别,附件中的三颗螺丝即为配重砝码,圆孔内部固定有铝材套筒,旁边标明了螺丝松紧的方向,利用附送的小工具可以将螺丝拧入孔中。配重孔位置比较靠后,但是拆解完发现原来内部元件都集中在鼠标前端,所以空仓时重心是靠前的,放置一到两个配重重心正好在中间,满载重心略微后移,实测影响并不大。


配重螺丝实际上就是常见的内六角螺丝,只要长度合适、规格相同,普通的内六角螺丝是可以通用的,就连那个小工具都可以用螺丝起子代替。这也是Thronmax的一个出发点,将配重砝码与生活中的五金工具兼容,让使用者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丢掉砝码而带来的麻烦。





使用篇

Carbon最大长宽高为120mm×85mm×42mm,官方根据长度将其定义为小鼠,但楼主认为从宽度和高度上来说尺寸并不小。鼠标空仓不带线称重约105g,单个配重螺丝约为4g(实际称量而非数据,因不能排除线材张力等影响,仅供参考),综合来看重量还是属于适中范围,同样情况下IE3FK约103g;IO约89g;普版蝰蛇约109g;MX518约104g。


通电后有两处灯效,一处是右键DPI指示灯,一处是尾灯。


DPI指示灯循环切换,一共四档,LED为蓝色,无法变色。实测在不亮的指示灯位置会有来自相邻LED的轻微漏光。


尾部灯效属于闻所未闻的类型,想楼主纵横外设界多年也没有见过。因为采用了网眼金属片透光,当LED光线通过时被分散成多个点光源,加上金属片的倾斜度,光线打在平面上,就呈现出了发散状的阵列光效。尾灯还可通过驱动自定义调色。


而白光的效果更加奇葩,也要更复杂一点,原理上来说结合了RGB-LED灯的发光机制,因为RGB-LED是靠不同亮度的红、绿、蓝三色相混合而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所以当三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从各自的方向通过网孔时,就在表面上投下了不同颜色的光点。拉近尾灯和平面的距离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真实的光效其实是三层RGB色的光点错位重叠在一起。除了白光,驱动设置成其它复色光也会出现这个现象,灯效绚烂得跟Carbon低调的主旋律完全不相称,好在尾灯位置极低且内收,正常角度根本看不到这么明显的灯效。




兼容性。Carbon搭载了安华高A9800激光引擎、合泰MCU,LOD可控(驱动及拆解部分细说),实测对各表面的兼容性出色。用了很久,没有出现楼主能感觉到的不稳定情况。
◇SS Mass黑/SS Mass白/SS Mass Gank/SS Qck+ EG/Zowie GTFS/Fire-Pad生化武器


◇AGG树脂/Zowie Swift/镭拓GTR/Thronmax OBOROKS345/游戏狂人Reborn17


◇Fire-Pad极地屠戮/游戏狂人黑甲战士





驱动篇

现在越来越多的鼠标都不在包装中附带驱动介质,转而让用户在官网自助下载,而Thronmax在这一点上的态度依然很坚持。驱动盘安装完成后弹出主界面,选择中文。界面风格很简洁,网眼底纹和X1的图案非常和谐,驱动分四块主要内容。


“自定义”,其实就是设置按键,五组映射对应五组不同的按键配置。可指定的功能很多,选项丰富。




“性能”,即DPI、回报率等参数的调节。可设四档DPI等级,100-8200步进,刻度100dpi。125Hz、250Hz、500Hz及1000Hz四种USB口回报率供选择。LOD(静默距离)可控,抬起高度从4至20共计17档,官方参数介绍为1mm-5mm区间,楼主对此仅作定性测试,精确数据略:在Thronmx OBOROKS345(黑色树脂)上,调至5开始出现明显假性丢帧,黑色布垫、铝垫上也开始不稳定;调至4各表面均基本失去响应;调至20,响应高度有一定增加,但是目测可能未到5mm,远没有某些高LOD鼠标来得夸张,可见品牌方在LOD控制上还是比较保守的。


“灯光”,即灯控选项。Carbon灯光颜色可无限自定义,甚至能通过RGB输入数字调节,但由于网眼金属片的存在,实际出来的灯光除了RGB单色光,其它所有颜色几乎都会被弄得五彩斑斓,对于这一点楼主也常常在“惊艳”和“蛋疼”之间徘徊。灯光的亮度有三档,能设置呼吸灯及呼吸速度,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右键DPI指示灯的颜色是蓝色不可调,另外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选择“关灯”之后DPI指示灯会跟着尾灯一起关闭。


“宏”菜单,基本功能,并不复杂。





对比篇

由于之前Carbon谍照引起的关于外形的争议性,楼主选取了G9x和TactX与Carbon进行对比,对比测试将只围绕外形、设计、手感展开,具体性能略。首先祭出三只鼠标鸟瞰图,可以说设计元素确实有共通之处:首先都是分体与一体式按键相结合;其次左侧都有较大的指槽承托部位。不同之处在于Carbon的左右键、两侧指槽曲面,以及上壳最高点的位置,与G9x和TactX有较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导致了Carbon的握感与两者差异很大。


尾部。可以看出Carbon略高,侧裙外扩幅度最大,上壳比另外两者狭窄。G9x和TactX都是可以提拉的,Carbon很困难。


前脸。按键高度上,G9x和TactX较低,且左右很平,Carbon按键较高,左右落差大,按键平面向右侧倾斜,人工学设计上更偏向于对手掌平面的优化;侧裙前端G9x竖直偏内收,TactX明显内收,而Carbon外扩幅度很大。


侧面。G9x因为装了大壳,所以背部隆起在对应的掌心位置,TactX隆起也靠近尾端,只有Carbon的最高点接近鼠标中间,所以实际握法G9x适合捏握,Carbon适合趴握,而TactX捏、趴握均可。


尺寸上面来说,Carbon按键高度最高、鼠标长度最长;G9x与TactX相当,但一个是翘臀一个是溜背,因此握感方面是Carbon偏大,TactX偏小。重量方面,G9x带大壳约117g;TactX约122g;X1约105g,相比之下X1比较适中。必须说G9x、TactX两者本身位列楼主最喜欢的少数几只鼠标之中,而Carbon此行到底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是继任者,还是挑战者?对楼主来说,这只是狂热的人们擅自赋予它的意义,真实的感受只有“试过便知”。





拆解篇

首先卸掉6片脚贴。脚贴粘得很牢,楼主用指甲抠了半天,撕下来却没留下任何残胶,重新贴上去又很牢,这真是楼主见过的最上路的脚贴。脚贴的下面有两个是卡榫,后面四个是螺丝孔。


Carbon底盘使用的是内三角螺丝,给普通玩家增加了一定的拆解难度,这应该是品牌方有意如此。不过有工具的话就好办了,用2mm规格的三角螺丝刀即可。前面两个卡榫用一字螺丝刀撬开,小心别弄断。


拆开上壳,可以看到内部基本结构,注意PCB、上壳内侧的构造。


Carbon搭载了安华高顶级零售版激光引擎A9800,性能不用多说;合泰8位主控,功能性也完全够用。鼠标线、尾灯排线均为插接式,PCB上除了基本的微动和电容,大部分都使用了贴片元件,总体看上去紧凑规整。


在按键手感这一点上,Thronmax也是独辟蹊径,舍弃了价格更便宜的国产三脚微动和贴片微动,而分别采用日产欧姆龙灰点D2F-F、 D2F-01作为左右键和侧键的微动。D2F-F最大压力同样为经典的0.74N,典型的硬而不脆手感,按击力度舒适,单点很有节奏感和确认感,但也有回弹力度一般、触发键程偏长的问题,所以快速连点会有点吃力;D2F-01最大压力1.74N,使用在侧键位置不易误按,且键程较长,手感舒适,相对贴片微动,Carbon的侧键方案可能会成为更多玩家喜欢的选择。




滚轮编码器为TTC黑芯13mm,是楼主几个小伙伴都很推荐的机械编码器;中键、滚轮键微动使用的是南盛的PCY绿点,手感比较硬,中键党会有点压力。


底盘内部耸着三根又粗又硬的柱子,what也就是配重仓,占了不少空间,无怪乎PCB只能集中在前半部分;尾部固定有一个LED小板,通过插接排线与主PCB相连,出光口罩着一个遮光部件,保证了内部不漏光。


分解上壳。


上壳的部件卡榫较多,拆的时候要小心些。材质均为半透明塑料,涂层处理。


左右键按键。做工、涂层还是很细致的,其中左键形变部位非常薄,做到这样显然是出于调整按键手感的目的,虽然楼主觉得这个地方做厚点,反而可以优化微动的回弹力。


DPI切换键是烧结上去的,楼主试着在没有微动的情况下按了一段时间,感觉耐艹度还行。右键部位可以看到DPI切换灯的分光格栅。


拧掉4颗螺丝就能取下主PCB,非常小巧的板子。底盘上的滚轮封闭结构一目了然。


透镜是固定在PCB下方的,可以有效避免透镜晃动产生的问题。元件的引脚貌似大部分都经过了打磨,虽然不太懂电路,但是板子给楼主的感觉还挺不错的。


滚轮细节。现在的滚轮就是如果不做透光,那就得加上铝板装饰,看起来才够高大上;不足之处在于纹路设计与R.A.T.系列太过类似,这一点其实品牌方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尾灯部位的小孔透光片和遮光部件。





总结篇

性能方面:

传感器、微动以及主要内部元件可以说是比较华丽的配置,即使在大厂旗舰上都不多见。实测在各表面兼容性良好,软件测试中发现有一定程度的直线修正,其余方面表现很稳定;LOD可自定义,并且在最高高度的控制上Carbon也做得很保守,没有LOD过高的现象;驱动基本的功能比较完善,带LOD调节和加速开关,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手感方面:

按键采用分体、一体式结合的设计,搭配欧姆龙D2F-F日灰,点击力度舒适,确认感较强,单点、三连点很有节奏,美中不足是回弹不够力道,快速连续点击会感觉按键有点跟不上。

上壳隆起位于中部,溜背、侧裙延伸幅度大,对拇指、无名指、小指及掌心的承托性非常好,手放着舒适,适合趴握。由于中壳几乎无内收,加上涂层处理手干的时候很滑,空有LOD控制却难以提拉,抬鼠党杯具了。不过只要手不是那么干,涂层就不滑了,使用一段时间手微微湿热的时候,提拉无难度,控制性和舒适性完美结合,是Carbon手感的极致期,一句话形容即 “手一热,就是神器。”

虽然官方定义为小鼠,但由于Carbon宽度、高度数据并不小,且按键水平高度比较高,鼠身造型饱满,所以握感偏大,猜测17cm以下的手会有压力。不带线空仓重量约105g,与IE3相当,可调配重共约12g,上升空间有限,口味并不算重。

就具体游戏来说,这个最接近发售版的Carbon楼主也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去感受。FPS游戏中,单点、三连点都比较稳健,趴握很舒适,直修对于准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唯一的问题是手干难以提拉,需要使用几分钟,手热的时候手感有质的提升,这对于一部分抬鼠流CS玩家而言,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RTS游戏及MOBA游戏中,大范围划拉、点击非常稳定,同样趴握舒适,但握感偏大及人工学无法抬起的特点牺牲了一部分控制性,使得灵活度有所欠缺。总体来看游戏性能出色,手感有人欢喜有人忧。




质量方面:

Carbon属于比较明显的堆料鼠,质感扎实,内部拆解来看也很厚道,做工、细节处理得不错,结合性能指标,在官方报价249的价位里,性价比是很突出的。

综合优点:

1、鼠标性能优良,灯光、LOD控制、加速开关等功能较丰富;
2、做工、堆料很不错,性价比有优势;
3、日产灰点微动按击感可圈可点,尽管这方面众口难调各有所爱,但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个新的选择;
4、人工学很到位,承托性良好,趴握舒适;
5、上下通透的滚轮位、配重螺丝及小工具,设计较独特。

具体不足:

1、侧裙无内收,外壳涂层在手干的情况下显得较滑,难以提拉鼠标导致控制性不够;
2、低分辨率下直线修正较明显,驱动功能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建议增加直修开关;
3、滚轮偏紧,防滑纹路设计应改进以避免雷同;
4、驱动关灯时,DPI指示灯会随着尾灯一同关闭,不便于玩家确认DPI档位,另建议DPI灯能实现同步调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8-7 13:20:55 | 只看该作者
对比很到位,给32个赞

点评

fio
THX~ 感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7 14: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4:02:23 | 只看该作者
phoenixelf 发表于 2014-8-7 13:20
对比很到位,给32个赞

THX~ 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8-7 14:03: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鼠标 评测好文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4:0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o 于 2014-8-7 14:06 编辑

X1算是从开始到现在都比较有争议的。楼主的评价总结一句话,就是这货值回票价。小问题有,后期厂商所做的努力可能也无法完全弥补它的不足,但是国产鼠标里,X1可以算一剂良心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8-7 15:58:06 | 只看该作者
对比太详尽了!!囚徒的鼠标外观真有自己的特色

点评

fio
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8 1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8-7 15:58:54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很高端的样子。

点评

fio
感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8 1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8-7 20:32:27 | 只看该作者
五哥文艺小清新~  求问相机型号~

点评

fio
尼康D3100叼丝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8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8-8 00:06:49 | 只看该作者
太特么给力了,已收藏

点评

fio
感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8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8-8 09:58:44 | 只看该作者
等出小号,换微动版本,目前这个有点稍大,偏胖,要有狂蛇2014的手感就好了{:1_127:}

点评

fio
我也同等吧。两侧能收一下就OK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8 1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1:33:45 | 只看该作者
蛋挞 发表于 2014-8-7 15:58
对比太详尽了!!囚徒的鼠标外观真有自己的特色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1:34:41 | 只看该作者
鸡肝哥 发表于 2014-8-7 15:58
很不错,很高端的样子。

感谢~ {:5_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1:36:14 | 只看该作者
blares 发表于 2014-8-7 20:32
五哥文艺小清新~  求问相机型号~

尼康D3100叼丝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1:36:44 | 只看该作者
Moon 发表于 2014-8-8 00:06
太特么给力了,已收藏

感谢支持~ {:5_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1:37:18 | 只看该作者
邪恶的大香蕉 发表于 2014-8-8 09:58
等出小号,换微动版本,目前这个有点稍大,偏胖,要有狂蛇2014的手感就好了 ...

我也同等吧。两侧能收一下就OK了

点评

这货刚出就官网买了,不喜欢,略改造下封箱,准备送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8 1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