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外设 - 分享外设精彩

标题: 简单即可——雷柏V500PRO-87多模机械键盘体验 [打印本页]

作者: 山外青山楼外楼    时间: 2022-5-13 16:36
标题: 简单即可——雷柏V500PRO-87多模机械键盘体验
本帖最后由 山外青山楼外楼 于 2022-5-13 16:36 编辑

前言:
作为国产外设巨头,雷柏这几年一直奋斗在最前线,新产品不断,大量的机海战术,让玩家有点眼花缭乱。而打铁更需自身硬,自己的产品体验与品质是否跟得上呢?
雷柏的V500PRO 系列机械键盘种类太多,初步估计有20款以上,而这次体验的是V500 PRO-87键 无线多模版

包装:

1.雷柏家族式配色,蓝黑配色,包装盒采用比较硬的瓦楞纸包装,环保又耐压,毕竟键盘重量不轻。包装正面突显产品示意图及大大的型号标识。产品图片上方则是显示键盘的轴体(我选的是茶轴)


2.开箱后则是产品及配件一览。

配件一览,Type-C数据线、接收器、保修卡另外搭配一个红色塑胶拔轴器。


数据线用的还是常见的橡胶材质,线材总体软度适中,USB头及接收器头没有采用镀金处理略显遗憾。
不过既然是无线键盘,数据线用的还是很少的。另外红色拔轴器偶尔用可以,经常拔的话还是推荐钢丝的那种。


外观:
1、键盘采用87键紧凑布局设计,简单及简洁。
塑胶底壳搭配磨金属面板,键帽则采用常用的悬浮式设计。



2、87键布局没了数字键,但是F1-F12自由切换的多媒体按键,玩家可随时切换。

考虑键帽模具的共用,F1-F12的多媒体标志以及数字1-5模式切换标志都是丝印上去的,不发光的那种。





3、看键盘前后两面,就知道键盘偏厚重,重量达到了930g。



4、经典的人体工学加梯式键帽设计

5、背面居中位置为开关以及充电口。开关设计类似于隐藏式,个人凭手摸就能开启关闭了。
而充电口则是现在主流的TYPE-C接口,雷柏自带的数据线TYPE-C接口比外面常用的略长,所以共用话数据线最好插到底。

6、底部竟然没有搭配调节式撑脚。而是采用6颗橡胶脚贴。可能是重量太重了。
好在这个重量配上橡胶脚贴稳稳的,只是不能调节键盘的高度了。

7、键盘四处都有圆角处理,不刮手且圆润光滑

8、键盘搭配轴体为雷柏自家的茶轴(可选配他家的红、黑、青,看个人习惯来)
大轴都是卫星轴设计,与小轴的调教略有些偏差。好在轴体落差明显,回弹快不肉。




9、键帽采用ABS双注塑,大小键都有骨位加强。透光性还不错。
这里批评下,键帽的周边毛刺处理不是很好, 很多按键周边还是有轻微的毛刺。不拆键帽是发现不了的,但是既然搭配了拔键器,玩家拔下来发现就略显尴尬了,这里希望厂家好好改善。


使用:
1、考虑成本的打算,键盘并没有采用主流的RGB灯光,而是混光。灯光模式有很多种,可自行切换。
但是灯光没有记忆模式,重启键盘还是会复位默认状态。
灯光这东西对我来说可以不用,但是必须有。


2、因为是多模版,键盘的连接模式分三种,蓝牙、2.4G、有线模式,而且同时支持多台设备的自由切换,最多支持5台设备切换。按FN+对应数字模式即可切换。蓝牙模式5.0可显示键盘的当前电量,其他模式没有发现。



3、有线模式主流全键无冲,无线模式则支持6键无冲。有线模式支持边充边用。

4、续航
键盘使用的第一天连接蓝牙5.0显示电量96%。再切换无线模式,开启的是灯光点动状态(敲击键盘即亮灯,无操作后1分钟会进入待机状态)
凑巧公司不景气,上班码字都少了,一天估计用到时间也就2小时,都1个月了还有电。按官方介绍一天6小时无灯模式都可以用1个月,得益于4000毫安电池加持,续航这方无需多虑了。


总结:
键盘到手使用有一个多月了,一直放在公司办公使用。
优点
1、无线模式真的爽,不延迟,最主要没有线的约束。
2、按键清爽,回弹快,游戏码字两不误。
3、多模式连接,随意切换各个设备。
4、价格实惠,100多块的的无线键盘。
不足
1、键帽毛刺处理需改善。
2、底座无调节支撑。


作者: 帅气逼人大表哥    时间: 2022-5-13 16:55
3模键盘,这把售价在200左右了把
作者: watercooled    时间: 2022-5-14 09:58
性价比没的说
作者: laomu0515    时间: 2022-5-15 13:30
超有性价比  
作者: handhk    时间: 2022-5-15 17:19
一百多三模 真便宜  
作者: 帅气逼人大表哥    时间: 2022-5-16 09:12
还行           
作者: laomu0515    时间: 2022-5-22 23:27
支持支持         




欢迎光临 in外设 - 分享外设精彩 (http://www.inwai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