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雷柏曾推出过V300,V900和V90等鼠标,都采用了近似的对称设计,并以此推出多个小改版。而这副经典的模具,在最近推出的V300W上再次发光发热。让人熟悉的外形之下,内核全面升级,搭载PAW3335传感器,支持雷柏独家V+技术,三色可选,差不多是换代升级的意思了。
随着行业的标准不断提高,V300W自然也是配备了时下流行的伞绳,而且还附赠了左右键防滑贴,装备全副武装后,使用体验会完全区别于前代产品。 外观细节 这次的V300W提供了三种配色,怒海威蓝,星穹白霜和黑兽之威,最有特点的怒海蓝威,浅蓝和深紫的撞色很有视觉冲击力。V300W的外形特点,一句话概括就是前倾后翘大收腰,一般这种造型的鼠标都很利于抓握。相比起几位老前辈,新的V300W继续做了一些微调,首先是按键数量上,将DPI键分离,所以正面是7键布局,最高可实现16000DPI。左右按键盖分离设计,减少按键之间的共振影响。上盖与侧裙的衔接位有两条高光装饰片,与哑光上盖形成了对比。一个偏光滑,一个有细腻漆面触感,到了侧裙位置,就是细磨砂面了。 非常低矮的头部设计 按键盖边缘的处理比较老道,有过渡自然的倒角,按键缝隙在鼠标正面,无名指不易触碰到缝隙,也就是说点击右键,按键盖不会剐蹭到手指,这对体验的提升有不少帮助。 侧键也是沿着腰线斜向上的布局 其次,侧键做了一些形状和位置上的优化,老款V300和V300C,甚至是V900鼠标的侧键都偏大,在激烈操作或提起鼠标时有可能会误触,V300W的侧键就苗条一点,水平位置靠上。侧裙区域保留了防滑纹路,传统ABS材质,比橡胶方案易清理,也不怕磨损。当然,原生防滑性能不及橡胶,可针对性后贴,这是目前主流解决方案。 底盘依然有4块脚贴,形状有调整。中央区域有模式开关,以及USB接收器仓位,通过磁吸固定,吸力还行。 使用体验 实测V300W的重量在88.1g V300W的握持感很有特点,源于这一副独特的模具。前部按键盖十分低矮,且宽大,窄底壳,宽上盖,握持收腰感十分明显。另外,背高,而这种后翘的造型会让掌心在任何姿势下都会有贴合感。同时,尾部掌心支撑感是非常圆滑,还有大幅度防夹肉设计,就算是中大手抓握,尾部也不会出现夹肉。总体而言,V300W是一款纯抓握的鼠标,且非常适合频繁提拉操作型选手。只是提拉操作中,需要适应稍微偏后的重心,毕竟大电池靠后。由于鼠标侧裙相对较宽,拇指到侧键距离比现时主流对称鼠标大的。 V300W的左右按键的手感可以这样描述,空键程很短,按压硬脆,确认感极强,几乎没粘滞感,回弹很快,而且左右按键的一致性非常好。整体压力克数相比市面上一些热门微动偏大了一点,指力小的玩家可能不太适合快速连续点击。两颗侧键一颗很软,一颗正常硬度,究其原因就是这两颗侧键不是同型号的。 鼠标的休眠策略比较常规,一段时间不使用灯光会自动熄灭,不需要点击唤醒,符合直觉。驱动中有几种省电策略,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增加电池续航。 驱动软件 雷柏最新发布的几款鼠标,都是统一驱动方案,在雷柏自家的驱动软件中可以精调鼠标的各项参数。V300的界面和之前介绍的V系列基本一致,简洁直观的界面有助于让用户快速上手。 鼠标拆解 16.2g的电池 这部分可以说有点惊喜,原因是V300W将结构大改,虽然是分层,但是按键PCB和主PCB分离,算上中键模块,鼠标共计有3块PCB,结构不算复杂,但会增加拆解步骤。 三区RGB+大电池,注定其重量不会很轻,但内部也是有做一些减重处理,比如中壳有挖孔。 先来看上盖,拨开所有排线,拧开螺丝即可分离PCB与外壳。可以看到,左右按键反馈如此有力的原因是,中壳内嵌了扭簧,其中一条钢丝充当了弹力臂,负责按键盖的回弹,如此一来就能让左右按键具有手感一致性。 侧键的微动都是凯华的,不过一个是黑点,一个蓝点,所以压力克数等特性有明显差异。而两颗DPI键则是同种方案。 其滚轮灯亮度偏暗,原因在于采用的是贴片灯,非独立板伸到滚轮里面,照射有一定距离,所以亮度会暗下来。 尾部灯带柔光板 左右按键是欧姆龙D2FC-F-7N(20M)方案,这微动雷柏在不少产品上都有应用。滚轮编码器是TTC的,中键是凯华红点。 鼠标采用了PAW3335传感器,常见于200元以下的入门无线鼠标。MCU为常见的Nordic N52833方案。并且,为了增强鼠标的无线信号,底盘上有一条独立天线延伸到USB接口旁。 MouseTest测试 写在最后 V300W其实也和之前的V系列鼠标一样,可以开启蓝牙模式的,无形之间做到了增值。也就是说169元(当前JD到手价)的售价,用户就能买到三模V300W。颇显“复古”的模具,适用人群比较有针对性,尤其是抓握+抬鼠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