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孤傲型厂商的代表,Keychron一直埋头铺垫自己的产品线,配列“从小到大”终于来到了全尺寸的Q6。这也是市面上少见的全尺寸配列金属键盘,如果对104/108键盘情有独钟,可能Q6就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包装配件一点没变,USB-C线(带A to C转接头),几颗Win/Mac互换键帽,以及可供替换棉条,螺丝,脚垫。 外观细节 家族式的外观就是Keychron最后的倔强,由CNC加工出来的铝合金机身也算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低调沉稳,不张扬但却有个性。像这样不断加强品牌印象的做法,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发展路线。非要说Q6和之前的几款产品有什么不同,那只能是配列和旋钮位置了。Q6本可以像Q5那样将旋钮设计在右上角,但可用键位就会少一颗。最后的方案就成了这样,F区的13颗键位之间的距离被压缩,会与传统的104键盘有些区别,如果常按F区键位,先前形成的肌肉记忆可能会成为误触的导火索。假设不需要旋钮,Keychron的全键版布局就回归传统了,更适合部分用户。 此外,由于Q6没有下沉式方向键,所以Q6上下边框宽度会比Q1、Q2、Q5之类窄一些了。 旋钮的默认功能是音量增减和静音(单击按下),这与FN+F10到F12的功能重复了,所以驱动就格外重要了。 左后方的Type-C接口,开放式设计,兼容性绝佳。而因为采用小板分离设计,USB接口不会跟随PCB版下沉。 底部仍是祖传橡胶防滑脚垫,平整的底部甚至连铭牌都没,简约美,强迫症福音。 键帽轴体 拟物化的FN层标注,可能是Keychron这套OSA球帽最讨喜的特点之一。反正这套球帽是独占的,暂未打算单独出售,搞些个性化的元素无可厚非。与常规的OEM高度键帽相比,输入体验方面的变化不大,可以无过渡期适应。 目前Keychron官网在售的Q6可选轴体包括佳达隆G Pro红轴,G Pro青轴和G Pro茶轴。拿到手的是G Pro红轴版本,手感在线,原厂大键螺丝卫星轴调教正常,虽然看上去润得比较多,但按压没明显粘滞感。 不少人对Keychron Q系列机械键盘的评价都特别提到了金属空腔音,而Q6作为尺寸最大的一款键盘,其杂音抑制方案跟其它Q系列键盘相同(原厂状态配EVA夹心棉、底棉、金属定位板),自然也是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局部键区会存在金属壳体共振杂音。如对按键声音有比较高要求,可等后续声音包改件。可玩性算是Q系列的一个小亮点。 键盘拆解 Q6采用Gasket结构方案,上下盖由底部的8颗螺丝固定,内胆四周是垫片。如果用力按压键位(特别是边框附近的键位),会听到底棉被PCB压下的声音。 Type-C接口小板分离 佳达隆轴座方案 上下双层棉条缓震结构 夹心消音棉 全尺寸的Q6延续Q系列Gasket结构方案,内胆卡在上盖开槽位,具有稳定限位效果,不会发生内胆偏移。其次,原厂有安装底棉,下沉形变量比较大,整体比较软弹,尽管是金属定位板。但由于尺寸巨大,软弹一致性还是比较难兼顾的,边缘要比中间软。 驱动软件 就在官方的Q6介绍页面中可以下载Q6的Keymap JSON文件,用VIA加载后就能当一个自定义功能非常强大的驱动使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单独定义和调用数字区上方的F13到F16这4颗键位,特别是需要呼出计算器的用户。 灯光效果 暗色定位板,暗色球帽,球帽下沉,部分光线会被遮挡。最大亮度下从缝隙透露出来的光线并不柔和,这与之前Q系列一脉相承的下灯位设计有关。 写在最后 估计Keychron不会有更大尺寸的Q系列推出了,所以Q6应该就是有着最完整、常规键位布局体验的键盘。其诸多细节与此前Q系列几款产品几乎无异(外观风格、材质、结构方案、标配轴体、键帽等等),主要还是配列上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