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转自:xfastest 电竞玩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ROG 玩家共和国,旗下旗舰主机板、顶级显示卡、顶规显示器应有尽有,而在电竞周边方面,滑鼠系列已有 Gladius、Sica、Spatha 三款不同手感、体型的滑鼠,带给玩家最佳的游戏操控手感;而在键盘方面终於迎来了 ROG 系列第一把键盘「Claymore」机械式电竞键盘,有着极简风格无上盖的铝质马雅图腾表面,搭配 Cherry MX RGB 机械轴与 Aura RGB 背光,更酷的是可分离的数字键盘,让 Claymore 是 80% 也是 100% 键盘,并整合自家主机板与显示卡,推出 Aura Sync 与一键超频、散热等功能。 规格 按键:Cherry MX RGB 青轴 背光:Aura RGB 防冲突:N-Key Rollover 巨集:全键、6 组设定档 连接:USB 2.0 回报率:1000Hz 尺寸:450 x 145 x 45 mm 重量:888 g (不含编织线) ROG Claymore机械式电竞键盘开箱 ROG Claymore 可是让 ROG 玩家期待已久的键盘,维持着一惯武器命名法则,Claymore 代表着大剑、双手剑的意思,这类兵器除了尺寸硕大、杀伤力十足,并有着双面刀刃,在使用上更为灵活,因此这把 ROG 键盘取名为 Claymore,意即让玩家可自行配置 20% 的数字键盘左右开弓之意。 Claymore 有着时下机械式键盘的流行元素「无上盖」设计,这设计就是将键盘的上盖取消,直接裸露出固定机械轴的金属板,并经过工艺处理,来增加键盘的质感;Claymore 采用铝质金属板,并在金属板表面压上马雅图腾,让键盘更显得与众不同。 键盘配置为标准 104 键,并采用 Cherry MX RGB 机械轴与 Aura RGB 背光,而其最大特色莫过於,20% 数字键可左右开弓,或将键盘当作 80% 来使用,除此之外更能针对 ROG 主机板,进行一键超频、控制风扇转速等整合功能,这也是只有 ROG 才能办到的独门决活,整合各式各样的 ROG 产品,带给玩家最极致的信仰体验。 ↑ ROG Claymore 外包装,则使用了 ROG 电浆铜新配色,并标示了 Aura RGB 与 Cherry MX 机械轴。 ↑ 彩盒背面则有产品的规格,以及各种快捷键的功能。 ↑ 包装内盒更是大器。 ↑ 还分别将键盘主体与数字键盘,装入不同的绒布袋保护,袋子也有着 ROG 字样,以及连接键盘的 microUSB – USB 连接线、说明文件与 ROG Logo 贴纸。 ROG Claymore 所有配件,包含了两个收纳用的绒布袋、USB编织线材、说明文件与两个ROG Logo 贴纸。 ↑ 所有配件。 ROG Claymore 键盘有着 80% 核心与 20% 数字键盘,各位玩家可依喜好或使用情境的不同来调整,例如当在游戏时将数字键分离,让右手滑鼠有更大的空间,而当需要 key 报表时,可将数字键盘摆在左侧,直接用左手 key 报表,而右手继续操控滑鼠,更能将数字键盘当作巨集键来使用。 而键盘配置方面,采用标准 104 键、一字 Enter、长 Backspace 键、左 Win Key、右 Fn Key、右应用键配置,而 Fn Key 组合键的功能,则印在键帽的侧面上,也就是键帽正面是英文、注音等符号,侧面则是组合键的功能,且侧面的印字也能吃到背光效果。 ↑ Claymore 键盘分为 80% 核心与 20% 数字键盘,玩家可自行调配数字键盘位置;80% 键盘在 F 与 J 按键上有一字定位点,20% 数字键则在 5 按键上有圆点定位点。 ↑ Fn Key 组合键功能都刻在按键侧面,像是 Fn + Alt:快速巨集、方向键左右:背光模式、方向键上下:背光亮度等。 ↑ Fn Key + Win:锁 Win Key、1 / 2 / 3 / 4 / 5:设定档切换、F1~F4:调整按键重复率、F5~F8:多媒体按键、F10:静音、F11~F12:音量加减。 键盘侧面也相当有戏,键盘的金属板在侧边有着相当霸气的线条,并非直接用金属板包覆住侧面,键盘不论正面、侧面看起来都相当无懈可击;而在不同角度的灯光照射下,更能突显出马雅图腾金属板的魔性。 ↑ 键盘前方与侧面,有着相当霸气的线条,在不同灯光下更能突显出马雅图腾金属板的魅力。 ↑ 这角度能打亮马雅图腾纹路,秀出金属材质的反光特性。 ↑ 键盘後方也有金属板的延伸,并有着相当特别的线条。 别以为键盘只能秀正面,Claymore 键盘底部一样有着不输正面的霸气设计,不论是中央的 microUSB 连接孔、走线槽、止滑垫与高低差设计,都能突显出键盘的霸气;底部一样有键盘立架设计;而 Claymore 除了使用原厂提供的 microUSB 编织线之外,一般的 microUSB 线材也是可以使用;另外键盘底部的高低差,则是可以让耳机线材通过键盘底部而设。 ↑ 霸气的键盘底部,不论在止滑垫、连接孔的设计上当相当狂。 ↑ 实际使用时,可以让线材走过线槽,方便整理键盘出线。 接着移除按键的键帽,就能看到 Cherry MX RGB 青轴裸露在外,而键盘的背光采用 SMD LED,因此在轴上看不见 LED;而键盘的长键如:Shift、Space、Enter 等按键,都是使用平衡杆设计,且平衡杆也黑化处理,但在背光效果下数字键盘区的平衡杆,则比较容易漏馅;键帽则是 ABS、雷雕刻字键帽。 ↑ 取下键帽,就能瞧见 Cherry MX RGB 青轴。 ↑ ABS 键帽与雷雕刻字。 接着来看独立的 20% 数字键盘,正面一样是马雅图腾铝质金属板,底部同样有着霸气设计,同样也有着立架可使用;而数字键上方则有个滚轮,可以透过滚动来增减电脑音量,且按下这颗滚轮则会自动静音,使用上相当方便;此外,键盘在 80% 与 20% 连接之处,有着特殊设计,能让玩家拿着 20% 数字键盘称起整把 100% 键盘的重量。 ↑ 20% 数字键盘,但这数字键盘无法独立运作,必须搭配 80% 键盘来连接。 ↑ 数字键盘底部,并有专属的立架。 ↑ 数字键盘上方的滚轮,可以控制电脑音量与静音。 ↑ 机构设计上,让玩家可以拿着 20% 撑着整把键盘的重量。 ↑ 键盘一般高度,由於少了上盖的关系,让键盘 R1 第一层有着一定高度。 ↑ 键盘立高後,有着更高的按键高度。 80% 主体核心、20% 数字键盘左右开弓 Claymore 采用分离式数字键盘设计,主要目的是能让玩家自行配置数字键盘位置,主要原因在於,大部分游戏玩家的桌面,并非相当宽敞,要摆下 100% 键盘再加上滑鼠又需要大空间甩动时,造成玩家要把键盘倾斜,让右手滑鼠有更多的空间来使用。 因此在游戏时,各位玩家可快速的将 20% 数字键盘给移开,或者摆在左边,当作巨集键来使用,若不用巨集也没关系,就在游戏时把 Claymore 当作 80% 键盘来使也行;而当游戏结束,要打报告则可变回标准 100% 键盘,若要大量数字输入、Key 报表时,也能将 20% 数字键盘摆在左手,让左手输入、右手继续操作滑鼠,80% 主体核心、20% 数字键盘让你左右开弓。 ↑ 键盘与数字键盘两侧,都有一块橡胶盖,保护着键盘的金属连接点,保护接点损毁。 ↑ 两侧都有,就看各位玩家喜欢怎麽摆设数字键盘。 ↑ 平时工作时可以使用 100% 键盘,或将数字键盘摆在左手边,快速输入数字键盘。 ↑ 当要玩游戏时,可以将数字键盘取下,当作 80% 键盘来使用,这样若桌子空间不足,也能让右手滑鼠有更大的移动空间。 Aura RGB 炫彩背光还可 Sync 背光方面,Claymore 搭载 Aura RGB 背光,可以跟自家的主机板、显示卡进行 Aura Sync 特效,但这部分有限定型号,主机板方面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ROG Strix X99 Gaming、X99-Deluxe II、X99-A II、X99-E 与 Z170 Pro Gaming/Aura,而显示卡只要是 ROG Strix 系列 1060 / 1070 / 1080 / 460 / 470 / 480 都支援(列表),而主要同步是由主机板发起,因此 Aura Sync 的软体需至主机板支援页面下载。 而键盘的背光除了透过 ROG Armoury 进行控制之外,也能直接透过 Fn Key + 方向左右键来快速切换预设的背光模式,像是静态、脉动、色彩循环、波浪、涟漪、单键亮、星空、流沙等效果,若要自订特效则要使用软体来控制罗。 ↑ 使用软体自订多彩波浪效果,不同角度下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 ↑ 上方俯瞰背光效果。 ↑ 侧面观看。 ↑ 正面观看。 ROG Armoury 背光效果控制中,可以针对预设模式进行颜色调整,而在自订页面中,则可以选择按键区域,设定不同的背光效果,且自订提供的功能较为齐全,这有点不解为何不要在预设模式下,就开放齐全一点的背光操控功能。 ↑ 可以针对预设效果的色彩进行控制。 ↑ 但自订控制页面中,不仅可以选择区域来调整背光效果,也能针对效果调整颜色模型、速度等调整。 一键超频、散热 样样来 一把机械式键盘有着媒体键、巨集功能相当合理,但 Claymore 不止这些功能,能够搭配自家 ROG 主机板,达到关机状态下 Enter 开机、CPU 超频、RAM 超频等功能,而在系统底下也能进行风扇转速控制的操作。 只不过目前碍於功能尚未整合至 ROG Armoury 当中,因此若希望在关机状态下,透过 Enter 开机或开机後立即对 CPU 或 RAM 超频的功能,则需要将 Claymore 连接在主机板的 Keybot USB 上,并开启 Keybot 功能,才能使用键盘来一键超频开机,只不过由於开机时需要自动超频,因此开机时间会比较长一点。 ↑ ROG 主机板搭载的 Keybot 功能,有专属的 USB 埠,可让一般键盘成为有着巨集功能的键盘。 ↑ 透过 Claymore 一键 RAM 超频开後,进入 BIOS 检查设定,即可发现原先 Ai Overlock 预设为 auto,已被更改为 XMP 设定。 ↑ 一键 CPU 超频开机之後,BIOS 中设定则调整为手动超频设定。 而风扇控制方面,则需要安装华硕 AI Suite 3 软体,内含了 Fan Xpert 软体,即可让 Claymore 在系统底下,直接调整风扇转速,只不过这功能并没有明显提示,希望未来这些功能能整合在一起,不用让玩家到处安装各式各样的程式。 ↑ AI Suite 3 当中的 Fan Xpert 软体,让 Claymore 可透过 Fn Key 组合来操控风扇转速。 ROG Armoury 一统鼠键周边 软体方面,ROG Armoury 除了用来控制背光之外,也能针对 5 组设定档,与全按键进行自定义、巨集功能的指定,设定上就是选择按键之後,即可指派键盘功能、巨集、滑鼠功能或者快捷键等设定;而巨集录制则让用户自行录制操作。 ↑ ROG Armoury 控制介面,左手边可以选择设定档,只要选择按键後即可指派自订功能。 ↑ 选择按键後,会跳出事窗让玩家指派各式各样的功能。 ↑ 巨集录制程式。 另外,这次 Armoury 多了个键盘状态的页面,这页面可以帮玩家计算,游戏常用的 QWER、ASDF、Shift、Ctrl、Space 等按键的 KPM 次数,也就是每分钟这些按键的次数,只不过相对不同品牌,可针对整把键盘纪录,并透过热图显示来看,Armoury 的这功能相对来说就比较简易。 ↑ 游戏按键 KPM 纪录。 总结 ROG Claymore 在外观上有着与众不同的设计,马雅图腾铝质金属板、Cherry MX RGB 机械轴,以及各位看到的霸气外型设计,在一片机械式键盘海当中,ROG Claymore 有着不错的辨识度,想当然这都是 ROG 自行开模设计而来,当然外观喜好因人而异,笔者自身是相当喜欢这款设计。 对於键盘来说「手感」才是一切,整把键盘手感稳定,打起来并不含糊,只不过这批 Cherry MX 青轴,却让笔者觉得手感重、且按压声响并没有那麽清脆,想当然尔这也是 Cherry 所认为的公差所致,虽说手感重了点,但按压段落明确,声响较厚实,回馈力道还是相当好。 若不讨论 Cherry 因公差造成的手感差异,手感还有一点需要跟大家讨论,那就是 Claymore 在按键设计上,键盘第一排 R1 的高度就相当高,再加上取消上盖的关系,让笔者手腕要抬的比常用的键盘还要高一些,这点也是在使用 Claymore 时手感上的些微差异;倘若日後有红轴、茶轴可以选择,这会让笔者更喜欢 Claymore 键盘。 而键盘「背光」功能,Claymore 提供了基本的控制,但对现在机械式键盘来说,已相当习以为常,日後应该能开发针对单一按键进行背光控制,或者让预设背光模式,也能拥有自订背光的细项设定;而大家比较喜欢的多彩波浪模式,则需要在自订背光模式中设定。 「软体」功能方面,则希望未来能把 Claymore 需要的软体功能,通通整合至 ROG Armoury 当中,让玩家可以透过一个软体,享受到 Claymore 带给玩家极致游戏体验的便利性。 此外,也有不少玩家在讨论,Claymore 80% 与 20% 连结的结构设计,Claymore 会这样设计的用意在於,让玩家能够快速拆装 20% 的数字键盘,所以结构设计为由上而下的卡夹式结构,但这结构在将数字键盘微微往上抬起,就会脱离 80% 键盘的卡槽(若拿起 80% 键盘是不会有 20% 脱离的问题),笔者也曾想过是否改为卡榫、卡扣的结构会比较适合,但相对的结构变得更牢固,但就失去「快拆」的用意了。 最後当然要谈「钱」了,ROG Claymore 定价为 NTD 6,890 元(新台币),这价位对於机械式键盘来说,可以说是相当高价,对於玩家来说,除了钱不是问题之外,还要有点信仰才能入手;目前也未获得 ROG 官方消息,是否日後 ROG 键盘也会像滑鼠一样,有入门、主流与高阶之分,各位玩家还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