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体验: ![]() ![]() 从舒适度的角度来说,对于我这一个天面对电脑要有十多个小时的人来说,如何提供长时间的舒适和降低疲劳度是最应该考虑的事情。这也是我一直习惯和喜欢右手设计的鼠标产品,也是对键盘手托情有独钟的原因,毕竟这些硬件都是实打实降低疲劳度的。与之相反的是我个人对对称式设计并不感冒,除了上面的理由之外,对于惯用趴鼠握姿的我来说,无名指与食指都无家可归,实在是难受的很。所以当我看到QPAD DX-20采用对称式设计的时候,我的抗拒心里相当大。 原本打算好好喷下,意外的是QPAD DX-20的实际手感表现还不错。正如上文提及的设计原因,使得其两侧收腰有着一定的容纳空间,无名指与食指可以放置。并且两侧收腰也使得发力点更加明确,这种像是掐脖子的感觉加上本体较为小巧玲珑,整体操控感颇为不错。值得改善的地方要说是侧裙部分,换用更具摩擦力的材质或者处理才更加应该。 QPAD DX-20采用Avago 3320传感器,欧姆龙微动等,对于这个级别的鼠标来说简直就是标配的玩意。兼容性没有什么好说的,按键手感处于不功不过的水准,个人喜好偏向硬朗准确,QPAD DX-20略显软绵了点。从适合的游戏类型来说,QPAD DX-20的本体较为轻巧加上发力点明确,其实并没有特别针对,估摸RTS还是FPS玩家都没啥压力的。 总结评价: ![]() 其实从各种硬件参数来说,QPAD DX-20并没有值得关注的地方。什么Avago 3320传感器啦、欧姆龙10M微动啦、RGB灯光效果支持啊,这些光不说同类产品都是各种标配了,起码比起旗舰QPAD 8K Laser是没啥好拿出来详细说的。其实QPAD DX-20的象征式意义更为明显的多,与四年如一日不变的人体工学造型设计说再见,探索新的手感表现。 QPAD DX-20两侧收腰和线条过渡带来的容纳空间和明确发力点,倒是让我对对称式设计鼠标的手感有着明显改变。从一直以来笃定的”对称式设计就没手感“,转变为”对称式设计就没手感么“。虽说相比起QPAD 8K Laser的手感落差是明显的,就和D罩杯降低到B罩杯一样的感觉。说好听点是一种电竞化的极端取舍,不好听的就是对称式设计中的矮子挑将军。QPAD DX-20在产品上的问题并不大,如果侧裙材质处理能进一步加强摩擦力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而小巧玲珑的尺寸和本体重量,还有万金油一样的硬件参数,QPAD DX-20倒是适合各类游戏群体使用。 但估摸QPAD的定价和未来变化才是令人犹豫的地方。即便是针对中国区特别定价为399元,QPAD DX-20的竞争力也实在算不上乐观,同级别竞争对手有价格优势,同价格产品有各种其他优势,QPAD DX-20目前受限于品牌信仰购买者一门槛。而这个造型是不是也如同QPAD此前一样四年如一日不变呢,这也是令人担心哇。 |